• 首页 > 汽车正文
  • 芯片短缺引发连锁反应:中国部分经销商原价回购二手车

  • 2021-10-14 21:38:32作者: 周卓傲 徐银 康玉湛 来源: 中国网
  •   芯片短缺引发连锁反应:中国部分经销商原价回购二手车

      中新社上海9月27日电 (周卓傲 徐银 康玉湛)近期,中国部分经销商发票价回收二手车的海报在网上流传并引发热议。海报上,宝马3系、4系以及5系等车型,以及奔驰E300L轿车、C260L轿车、GLC SUV等车型,只要行驶里程不超过1.5万公里,符合准新车车况,经检测后经销商将以发票价回收汽车。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直言,汽车作为消耗品,一旦卖出去之后,即使是一公里没开也会立马贬值,出现原价回购二手车的情况,也反映出当前汽车行业缺芯的程度。

      张翔分析,这些活动应该只是部分经销商的行为,以发票价格回收的二手车多为当前热销车型,同时也是新车车源较为紧张的车型,此外活动对车况的要求较为严格,参与回收的车主还要承担新车购买时缴纳的税费和保险费用。

      由于促销力度大,又恰逢中秋、国庆假期,每年的九月、十月是车市销售旺季,素有“金九银十”之称。而今年却因芯片短缺,厂家新车供应不足,经销商甚至面临着无车可卖的窘境,往年通过大幅优惠吸引消费者的品牌,目前正不断地回收优惠额度,甚至直接取消优惠。

      中新社记者在位于上海闵行区向阳路的奔驰经销商展厅中看到,目前对外展示的奔驰车比以往少了很多。而一街之隔的宝马经销商,更是趁着顾客较少开始装修展厅,销售人员则在展厅边上搭建起的临时棚中工作。

      宝马销售人员向记者证实了宝马原价回购的政策,“现在卖车都没有折扣了,发票价回购二手车,消费者相当于只亏损购置税和保险,亏不了很多。”

      在新车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二手车价格也在一路看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二手车最新数据显示,二手车行业正在迅速回暖,2021年1-8月,全国累计交易二手车1139.15万辆,同比增长40.38%。

      瓜子二手车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晓宇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始于去年底的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危机,从今年二季度开始,逐渐传导到了新车终端销售市场,特别是部分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中高端品牌,新车供应紧张,优惠力度大减,热销车型没有现车,或提车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二手车有现车、性价比高的优势此时更加凸显,成了很多消费者的替代选择。”王晓宇表示,目前二手车电商平台的车价走势平稳,未出现大幅上涨,但是如果新车供应紧张持续加剧,终端价格上涨,不排除将带动二手车价格的上涨。

      2020年下半年以来,疫情叠加自然灾害等因素,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汽车缺芯的难题困扰着全球汽车厂商。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芯片短缺情况将导致全球汽车行业2021年的收入损失2100亿美元,比起5月预估的1100亿美元有大幅上调。同时艾睿铂预计2021年的汽车净产量总计将由5月预测的减少390万辆上升到770万辆。

      针对目前汽车芯片供需矛盾紧张的突出问题,中国工信部此前表示,已经组建了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将加强协调力度,加强供应链精准对接,使汽车芯片能够在供给能力上全面提升,使汽车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不过工信部也提醒,芯片供应链紧张问题比较严峻,这种状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完)

    (责任编辑:戴贤军)

    猜你喜欢:

  • 艾仕得发布2023年全球汽车年度色——电音蓝
  • 福特的这款林肯冒险家关于储物空间和内饰有哪些可
  •  改变我生活的究竟是什么,是努力吗还是幸运,不,是林
  • 林肯冒险家,后浪们的豪华优选!
  • 浙江联大汽车:林肯冒险家是同级别里的豪华配置是真
  • 上海:推动临港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
  • 上海新能源车渗透率全国第一
  • 汽车“降碳”,有啥新招?
  • 马自达官宣:将投放6款新车!发力纯电+增程 PK理想
  • 全势跃升!长安汽车销量创“三个新高”
  • 2023年MPV:腾势D9惊险夺冠,自主新能源崛起
  • 德行天下 御领未来 陕汽商用车德御Q300载货车河南
  • 乘龙新能源再获肯定,200台乘龙H5换电牵引批量交付
  • 暑期撒野新搭档 探索06限时以旧换新至高补贴37000
  • 从低端模仿到自主创新,中国轻卡引领全球的契机到了
  • 一年跑4万公里,奥铃M卡助力刘师傅开启新货运生活!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