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造车两年多之后,小米汽车终于现身工信部目录。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加入造车业,小米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面对呈现高度同质和饱和状态的市场选择,机会窗口期已经在不断缩窄。
媒体发现,在此之前,已有多家A股公司加入小米汽车供应链,并通过互动平台透露进展。由此可以推测,小米在智能生态、渠道运营以及品牌流量方面的优势将使其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
小米的成功首先还是来源于手机,其次是系列生活电器和用品,而这个企业的成功核心就是在生态链上。凡是标上小米logo的产品,基本能保持比较稳定的白领调性和满意度。对白领这个层次而言,产品不土豪,质量少缺陷,还有一定的类似苹果的设计档次。这都让小米在国民产品中有了明显的位置。
因此外界对小米的期待和鼓吹,都是来源于目前小米产品的成功形象与产业链能力。只是,这些都是对小米汽车一厢情愿的乐观假设。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经过三年的缠斗,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破产倒闭了一批。站稳脚跟的也分成了两大梯队,一类是买车必看的,一类是可看可不看的。小米一来就能跻身第一梯队?“预计首年销量有望达到10万辆”的类似判断也已经在给小米造势了。
如果说华为代表的是自主品牌中的科技强势,那么小米的智能技术如果不能超过类似问界、阿维塔这些,那么就会被舆论归到第二梯队中,很难有超越的一天。如果放开智能化不说,小米去和比亚迪抢年轻粉,那么小米的产品规模无法覆盖,只能抢碎米。小米能做的,比亚迪即使没有,半年也能做出来。小米靠的是千万用户形成的品牌偏好,但即使如此,小米还得虎口夺食。毕竟买车不是买手机,造车20年基础和2年基础不会是一回事。
更重要的是,目前自主车企包括新势力,几乎都是清一色主打各种小清新和时尚感。且已经磨合多年,踩过无数的坑。以至于新势力品牌灵魂虽然模糊,但是样貌越来越趋同。小米的清新形象即使超越一时,那么被友商反超也是随时的事情。
最后,用户期待的还是类似小米产品的特点,那就是性价比、好用、好看。小米做国民产品的思路用在电动车上,能让类似的粉丝聚在一起,但是车能走多远,那就看它的竞争力是不是足够让人心服口服。新势力们入局造车至今,核心竞争力有多少斤两,其实都已暴露无遗。消费者在狂热跟风之后,还是会回归理性,威马就是个教训。买车就是买车企,买车就得买口碑,可靠性与稳定性优先于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