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汽车正文
  • 以“抱团取暖”方式参与竞争 加快建设汽车软件生态

  • 2023-11-21 09:57:21 发布于:北京市  来源: 中国网
  •   付炳锋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加快汽车软件生态建设,尤其是加强汽车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上车,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任务。”

      杨中平建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坚持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一方面需要整车和零部件供应商企业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与汽车软硬件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另一方面也需要汽车软硬件企业着眼长远,下定决心尽早布局关键领域汽车产品研发。坚持在市场化基础上探索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把“合作”真正融入创新发展的核心本质中,共同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11月3日举办的2023中国汽车软件大会上表示,“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重新定义了用户体验,带来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从而推动汽车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的转型。”

      在付炳锋看来,汽车产品的价值构成正不断向软件倾斜,汽车软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快汽车软件生态建设,尤其是加强汽车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上车,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任务。

      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主任罗蕾表示,芯片和操作系统是我们在智能网联汽车下半场战略的核心,目前汽车已进入L2(级别辅助驾驶)大量应用、L3开始试点的阶段,未来车路协同还将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电子电器架构正从分布式架构向中央集中演进,并进一步向车路云协同方向发展。

      就驾乘体验方面而言,“汽车网联化正不断推动用户体验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更智能化的驾驶生活,智能导航、智能娱乐、智能语音等技术将汽车座舱延展为第三移动智能生活空间;其次是智能信息的互联互通让汽车成为移动的数据中心;第三是智能控制,如远程智能控制、数字钥匙等技术,”德赛西威车联网事业部研发总监朱世勇说。

      “未来,车用操作系统会成为整个汽车产品的核心底座,很多企业都在打造属于自己的软件生态,逐渐将云端、车端、以及IoT端整合到整个操作系统领域中,标准一致,数据共享,形成商业生态闭环。” 中汽创智平台软件开发部副总经理严俊杰表示,智能汽车软件的复杂度和开发难度逐年增加,企业全栈自研难度较大,建议行业构建智能汽车协同创新的生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分析认为,“中国作为汽车领域的后来者和跟跑者,始终兼容并蓄,持续创新,终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作为。然而,在产业升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汽车基础软硬件方面,我们的核心技术和典型产品严重缺失,制约了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杨中平建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坚持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一方面需要整车和零部件供应商企业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与汽车软硬件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另一方面也需要汽车软硬件企业着眼长远,下定决心尽早布局关键领域汽车产品研发。坚持在市场化基础上探索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把“合作”真正融入创新发展的核心本质中,共同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中国经济网 记者陈梦宇)

    (责任编辑:戴贤军)

    猜你喜欢:

  • 海马汽车一季度总销量5730辆 同比减少18.19%
  • 东风汽车:第一季度总销量同比减少11.56%
  • 安凯客车第一季度总销量为694辆 同比减少5.83%
  •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
  • 一图读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
  • 五部门:加强新能源车企安全体系建设 提高监测平台
  • 北汽蓝谷:一季度销量9120辆 同比增长189.62%
  • 吉利汽车3月份总销量为101166辆 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 紧凑型燃油SUV品质选手,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塑造3大
  • 购车即享丰厚礼遇,全新瑞虎7 PLUS实力诠释“A级SUV
  • 年轻人钟爱的座驾长啥样?2025款探索06都市版给你答
  • 瑞虎5x惠民版对比吉利新缤越,入门级SUV的终极决选
  • 马自达官宣:将投放6款新车!发力纯电+增程 PK理想
  • 全势跃升!长安汽车销量创“三个新高”
  • 2023年MPV:腾势D9惊险夺冠,自主新能源崛起
  • 重新定义A+级燃油家轿标杆的艾瑞泽8,究竟有着怎样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