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A级车累计销售129.7万辆,同比增长58.6%。其中,主流A级车 “3+3+3+1”的市场格局已然稳定,日系、德系,以及自主品牌均有三车入榜,最后一席则被美系品牌占据,而这在过去的2月和3月已接连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A级车一季度累计销售35.87万辆,同比增长68.32%。其中,逸动PLUS、吉利帝豪和吉利星瑞三款车型入围榜单前十,而逸动PLUS一季度累计销量超过帝豪,成为自主品牌A级车“领头羊”。
在4月19日开幕的2021上海车展上,各大厂商均携各自重磅车型积极参展。其中,全新数字高尔夫GTI、第七代伊兰特、科鲁泽RS等A级车型纷纷亮相,在延续经典的同时,融入众多创新元素吸睛无数,这也展现出各大厂商对A级车市场的重视程度。
今年以来,国内车市延续强劲增势,A级车市场更是将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数据显示,3月,A级车共销售46.9万辆,同比增长65.2%;一季度,A级车累计销售129.7万辆,同比增长58.6%。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由于去年同期基数比较低,因此一季度各类车型产销同比均呈现出了大幅增长的状态。”
具体来看,一季度,主流A级车“3+3+3+1”的市场格局已然稳定,其中日系、德系,以及自主品牌均有三款车型入榜,最后一席则被美系品牌占据,而这在过去的2月和3月已接连上演。
其中,轩逸延续着去年以来的强势表现,以12.47万辆的成绩夺得今年一季度A级车市场冠军宝座,增速达到84.09%。除此之外,A级车市再也没有突破10万辆的车型,且第二到六名之间的差距仅为8000余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北京市场时发现,经典款车型占据轩逸总销量很大的比例。据4S店工作人员介绍,轩逸经典款车型优惠幅度达到1.7万元以上,落地价较低,使用过程中又较为省油,因此深受网约车司机的青睐。相比之下,第十四代轩逸优惠仅7000元左右。
不过,上述工作人员同时透露,由于全球“缺芯”事件,轩逸经典款车型生产受限,销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现在店里只摆着新款轩逸。数据显示,3月轩逸销量为4万辆,略低于大众朗逸。
值得一提的是,轩逸依旧是日产汽车重点“照顾”的对象。本届上海车展,日产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古普塔着重介绍了日产e-POWER技术,并表示,“这款技术将很快搭载在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最畅销的车型——日产轩逸上。”
同为日系品牌,卡罗拉和雷凌一季度分别销售9.5万辆和6.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26%和63.86%,位于榜单第三位和第七位。不过,二者之间差距已经达到3万余辆,体现出丰田在华“一车双投”,此强彼弱的现状。
反观大众品牌,已然失去了制霸A级车市的能力。随着捷达独立成品牌,桑塔纳日渐式微,朗逸在与轩逸的竞争中失去冠军光环,德系品牌霸占A级车市场半壁江山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今,仅有一汽-大众宝来和速腾延续着昔日的排名。
一季度,朗逸累计销售9.67万辆,同比增长51.34%,位于榜单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朗逸目前可谓“前有狼后有虎”,1-3月累计销量落后轩逸约3万辆,领先卡罗拉的优势则不足2000辆,随时有被取代的可能。业内人士认为,朗逸销量下滑,一方面是上市时间相对较长,竞争力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帕萨特“碰撞门”带来的影响仍在延续。
事实上,朗逸销量下滑,只是上汽大众市场表现不佳的一个缩影。乘联会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汽大众累计销售37.98万辆,同比增长46.9%,低于乘用车整体增幅。与之相比,一汽-大众一季度销售55.94万辆,同比增长67.7%。
一汽-大众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A级车的助力。一季度,一汽-大众A级车销售近20万辆,占其总销量近四成。其中,宝来和速腾发挥依旧稳健,分别销售9万辆和8.85万辆,增速在六成及以上,并位于榜单第五位和第六位,二者与第四名的差距均不足3000辆。此外,全新数字高尔夫GDI在上海车展亮相,未来有望为一汽-大众带来新的增长点。
相比之下,英朗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一季度销售9.1万辆,同比增长3.8倍,是主流A级车中增速最高的车型,位于榜单第四位。除此之外,美系品牌乏善可陈,雪佛兰科鲁泽、科沃兹,以及福特福克斯、福睿斯,一季度累计销量均不足万辆。
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210.8万辆,同比增长81.5%,占据41.5%的市场份额,几乎达到巅峰时期的水平。聚焦到A级车市场,自主品牌一季度累计销售35.87万辆,同比增长68.32%;其中,逸动PLUS、吉利帝豪和吉利星瑞三款车型入围A级车榜单前十。
一季度,逸动PLUS累计销量超过帝豪,成为自主品牌A级车“领头羊”。数据显示,逸动PLUS、吉利帝豪和吉利星瑞,一季度分别销售5.47万辆、4.82万辆和3.58万辆,位于榜单第八、九、十位。榜单之外,名爵5和荣威i5一季度销量也达到3万辆水平,与本田思域和现代伊兰特的差距仅2000辆左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